一直以来,公积金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职工在住房领域的支出压力。比如,买房、装修、偿还房贷等。而根据住建部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报告》显示,全国公积金累计结余已突破7.8万亿元。不过,公积金的年度提取率仅为28.6%。这意味着超过70%的公积金资金长期闲置,使用效率低下。大量公积金长期躺在银行账户上吃利息,未能起到实际作用。
而从2025年7月起,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将出现重大变革。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草案》显示,公积金未来将不再仅限于购房领域,会扩展到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多个民生领域。而这一重大新变革,对于3.5亿有公积金账户的职工而言,无疑就是重大利好。我们为大家整理出以下6种可提取公积金的情况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:
第一种,租房提取范围扩大
展开剩余76%过去,大家要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,受到的限制比较多。比如,只能租公房或有备案的商品房,且对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的上限有严格的限制。而此次新规放开了这个限制,只要有租赁合同和转账记录,就能按季提取了,这样就可以每个月减轻不少租房的压力。据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:在新规实施后,预计将有约18万职工因租房提取条件放宽而受益。
第二种,大病医疗费用支出可提取
过去,公积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只能用于住房领域的支出,而这次新规就扩展到了大病医疗费用支出。这样就能减轻职工大病医疗费用支出的压力。根据新规,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患有规定范围内的重大疾病,在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门超过1万元,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。
对此,有专家表示:“将大病医疗费用支出纳入公积金提取范围之内,就是考虑到重大疾病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,通过公积金的提取,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支出的负担。”
第三种,子女教育支出也可提取
现如今,子女教育支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。数据显示,2025年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约占家庭年收入的23%,农村家庭这一比例约为17%。根据新规,子女在全日制高等院校就读期间,父母每年可提取不超过学费和住宿费总和的公积金。而职工子女参加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阶段 的相关费用支出,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。如此一来,子女教育支出的压力也可以大大减轻了。
第四种,首套房的提取额度提高
2025年新规对首套房提取额度和范围做了优化调整。根据公积金的新规:购买首套房的职工,除了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之外,还可以动用公积金个人账户上的所有资金用于支付首付款。同时,配偶及直系亲属也可按一定比例提取各自的公积金,以支持家庭成员购买首套房。 如此一来,那些要想购买首套房的刚需家庭买房压力会大幅减轻。
第五种,离职后公积金提取更便捷
公积金新规简化了职工在离职后提取公积金的流程。根据新规,在离职后超过3个月没有重新就业的,就可以申请提取个人账户全部余额。如果是异地就业的,可以选择将公积金余额转入新就业地或者提取。值得一提的是,提取手续大幅简化,多地实现了“一次申请,全程网办”。这要比以前提取公积金需要准备一堆材料,还要多次跑腿,效率要提高很多。
第六种,应对突发事件的提取通道开通
以往公积金的提取条件只能是住房领域的支出。而这次新规增设了“应急提取通道”。针对因自然灾害、意外事故等造成的家庭重大财产损失的,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。对此,有专家表示:“公积金应急通过道的设立,体现了公积金安居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双重属性,让公积金成为职工真正救急钱。”
从目前情况来看,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,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两大好处:第一,把一直躺在公积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给盘活了。如此一来, 让公积金从单一的住房保障工具,转变为全方面的民生保障支持。
第二,公积金扩容使用将对国内经济产生深远影响。广大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账面上的资金,用于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领域的消费支出。此举不仅减轻了职工的费用支出压力,而且还能够剌激消费增长,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。
发布于:上海市行业领先的股票配资平台,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