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之计在于晨,而晨起的口腔清洁常常让人很纠结:是空腹先刷牙去除一夜滋生的细菌,还是饭后通过刷牙清理食物残渣?还有,恼人的口臭到底来自哪里?看似简单的刷牙动作存在哪些误区?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来谈一谈。
何时刷牙好?
关键看睡前口腔清洁是否到位
是先刷牙再吃早餐,还是吃完早餐再刷牙?
“这个问题的答案,取决于前一天晚上的口腔清洁是否到位。”厦门市中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于鑫说,如果睡前已经彻底清洁牙齿,且夜间没有进食,那么口腔内细菌繁殖数量有限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吃完早餐再刷牙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既能清除早餐残留的食物残渣,又能刷掉夜间形成的少量菌斑,让整个上午的口腔都能保持清新。
于鑫补充,有些人晨起口气较重,不刷牙无法进食,这种情况可以先刷牙。“若长期如此,建议就医检查,正常人的口气不会特别严重。”
口臭来自哪?
90%以上的口臭源自口腔本身
口气其实就是口臭,恼人的口臭到底来自哪里?于鑫说,90%以上的口臭问题根源在口腔本身,仅有小部分与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相关。
具体来说,牙周炎、牙龈出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,产生不良气味;蛀牙上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不容易被清理,长期留存会释放腐败气息。来自口腔以外的口臭,包括慢性或化脓性扁桃体炎、鼻炎、鼻窦炎、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的肺部感染,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道问题。如果呼出的口气为烂苹果味或鱼腥味,可能是糖尿病或肝硬化引起的特异性口臭。
牙要怎样刷?
追求“极致干净”反而会伤牙
38岁的陈先生是个一丝不苟的人,为了追求“极致干净”,他每次刷牙都像“打磨”一样用力横向反复刷洗,总觉得时间越长、力气越大才越干净。
然而,近一年来,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牙齿变得“娇气”起来,尤其是口角的那两三颗牙齿。早上用冷水漱口,或是喝口热茶,甚至吸一口凉气,牙齿就会传来一阵尖锐的酸痛。起初他没在意,直到一次喝冰咖啡时,剧烈的刺痛感直冲天灵盖,他才慌忙就医。医生检查后发现,陈先生由于长期大力刷牙,导致牙釉质磨没了,敏感的牙本质暴露在外,当然会酸痛。
“很多人陷入一个误区,总担心刷不干净,于是拼命用力,或者长时间反复刷同一个部位,这是非常有害的。”于鑫说,使用刷毛过硬过密的牙刷、刷牙力度过大、时间过长,都会导致牙釉质被过度磨损。最典型的后果就是牙齿颈部硬组织被缓慢磨损出一道深沟。“这种楔状缺损在门诊中极为常见,尤其好发于30岁至50岁的人群,这是长年累月错误刷牙方式积累的恶果。”
健康提示
于鑫提醒,上下颌尖牙和前磨牙等口部转折处,由于应力集中,容易形成楔状缺损。楔状缺损不仅暴露敏感的牙本质,引发冷热刺激痛,严重时甚至可能伤及牙髓,后果不容小觑。
“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。”于鑫说,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形成的生物膜,如果未能及时清除,细菌会迅速繁殖壮大,它们正是导致龋病和牙龈炎、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。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和方法,再选择一把合适的牙刷,即可有效预防牙周疾病。
链接
改良巴氏刷牙法
改良巴氏刷牙法也称水平颤动拂刷法,是一种科学有效、能够清除龈上菌斑及龈沟内的刷牙方法,该方法被多个国家的牙科协会推荐使用,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,具体方法如下:
首先手持牙刷,将刷头置放于牙颈部,使刷毛与牙齿长轴呈45度角,轻轻加压使其进入龈沟内,然后以两到三颗牙为一组牙,进行短距离水平颤动,一般颤动4到6次,轻轻加压沿着牙冠方向进行拂刷。
进入下一组牙位时,重新放置牙刷,注意要与上一组牙位有所重叠,避免遗漏,注意动作要连贯。
当刷至下前牙的舌腭面时,将刷毛竖放,下前牙往上拂刷,上前牙往下拂刷。
刷至咬合面时,将刷毛竖放至牙面,与牙面垂直,来回拂刷,直到刷完每一颗后牙的咬合面。
最后不要忘记刷刷舌头,舌苔较厚的人较易形成口臭。
不用过分强调刷牙的次数,但一定要刷得彻底,一般每天至少刷两次牙,每次至少3分钟。
(文/厦门晚报记者陈恩泽通讯员黄语晴漫画/刘哲姝部分据《人民网》)
行业领先的股票配资平台,十大正规配资平台,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